《装饰》2022年第12期介绍
艺术设计月刊
2022年第12期
1958年创刊/总第356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写在前面
历史的书写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在一种交替往复、相互印证的过程中被不断地修正。在日常语境里,历史一词有多重意味:一种是基于事实的具体历史,有实物遗存、文字材料,甚至民间传说等,这些历史是具体的、清晰的,也是片段的;而另一种历史建立在这些具体的历史基础上,是由具体信息构建出的笼统而又宏大的抽象定义。历史研究不断地在这种具象的历史信息和抽象的历史概念之间往返。对历史材料的掌握会帮助研究者勾勒出一个历史印象,但是新的材料出现往往会更改固有的、公认的历史轮廓。对历史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在这种往返间不断迭代的,这是历史研究的第一重往返。
历史同时又是历史意识的产物。中国是一个历史意识比较强的国家,我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记录很多事情,并流传下来,尤其是政治史,留下了很多文献。同时在民间,强烈的宗族意识使得地方的信息也得以保存,比如民间不惜物力编修家谱和地方传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么讲,历史是历史意识所书写和决定的。同时,也有众多并不以当时历史意识所主导的历史材料流传下来。而在新的研究语境里面,这些历史材料重新成为我们审视的对象,成为我们认识历史、还原历史的重要素材。这就是历史研究的第二重往返。
第三重往返是在物与物背后文化之间的往返。历史研究的材料有很多种,对设计学科来讲,工艺美术史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工艺美术史的一个特点是通过物质遗存研究当时的文化。任何的工艺美术产品其实都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但是这种文化的承载是有一个转换逻辑的。在理解这种转换逻辑的基础上去准确把握当时的文化,是工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譬如唐代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是因为唐代的物质生产基本上奠定了后世很多类别的原型,比如建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木体系,后世是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地微调。另外,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大唐气象显然并不完全是从它这种物质成就的角度去讲的,而是指它在审美上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活泼和力量感。这种气质使得人们对大唐的文化充满了神往。大唐审美气质的背后是当时比较开放的社会心态,唐代是中外交融的重要时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文化并进行转化。从唐代的历史来看,中国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越是在一种开放的状态下,我们越是形成了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看待历史的一个视角。
本期以唐代工艺美术为题,希望通过比较具体的断代研究,来实现我们对历史认知的多重往返。历史研究永不会停歇,它在每个时代都会要求你再去重新审视过去。这种审视既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新的材料,也需要用新的视角、新的历史意识去重新看待材料、整合材料。
历史研究应服务于对当下问题的深入思考,它也为我们继续往前走提供了很重要的参照系。尤其对于设计学这个较为年轻的学科来讲,有大量的历史事实是在没有“设计”之名的条件下就产生的,包括对于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可以有工艺美术的视角,也可以有设计学的视角。设计学也需要在一种新的学科意识下、学科立场上重新看待我们已有的这些历史素材、历史材料,从而为今天的学科建设、学科发展提供思路。
方晓风
栏目主持:李 拓
主持人语
唐代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从如今海外的华人聚集区多以“唐人街”来命名,以及人们经常提到“盛唐气象”一词,足见唐朝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时期的文化也达到了顶峰,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与楚辞、汉赋、宋词、元曲等一道,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闪亮标签。
同样,中国工艺美术在唐代也有着十分辉煌的成就,初唐与盛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日趋繁荣,这一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既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元素,也不断被外国取法,真正形成了中外文化交融的局面。伴随着唐代文明对周边所有近邻国家如日本、朝鲜、蒙古、中亚地区等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的丝绸、陶瓷等工艺品外销至这些国家乃至更远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影响并改变了当地的工艺美术进程。唐代工艺美术向全世界展示了其绚丽多彩的风貌,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自信、兼收并蓄的姿态和胸怀。
时局的变化也使得唐代工艺美术呈现出前后不同的风貌,安史之乱是这一风貌变化的分水岭。本刊编委尚刚教授指出,安史之乱对工艺美术的重要影响,一是导致与西方的联系减少,二是使得产区发生了转移。安史之乱前,胡风在中国盛行,以丝绸和金银器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带有浓郁的西方情调;而战乱发生后,丝绸之路被切断,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盛况不再,加之安禄山、史思明及之后威胁中央政权的吐蕃、回鹘等都为胡人、胡族,令当时人们对西方物品的好感度下降。此外,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不断,经济不振,南方则相对安定,也促使汉风鲜明的吴越工艺美术生产愈加受到重视。由此可见,动荡的时局不仅影响工艺美术品的形态、纹样、风格等,也令人们的审美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法国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称之为“从对世界开放到回溯经典传统之源”。
本期《特别策划》栏目邀请考古文博、工艺美术、中国古典园林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唐代工艺美术”这一主题,从各自研究视角撰文,多角度呈现唐代工艺美术乃至唐代文化的绚丽风貌。
最后,特别感谢尚刚教授对本期专题的大力支持!(李拓)
《唐代金银器考——以三件龟形器为例》
齐东方
内容摘要:人类表达信仰、追求、审美需要载体,往往通过动物来表达。唐代仿生的器物造型不多,出现的几件异常精美的却是乌龟纹样。在中国古代,乌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早期古人心中是灵兽,与龙、凤、麒麟齐名,还是吉祥、长寿、勇武的象征。不仅受尊重,甚至被神化。在唐代及以后对乌龟的崇拜中,除了出现单体造型的器物,乌龟还被用作很多文物的纹样,人们甚至以龟为名字。大约到了元代,乌龟跌落神坛,又逐渐成了恶毒的骂人词汇,竟然转化为一个相反“符号”。这一非常冤枉的转义,颠覆了古代所有关于龟的赞美和想象,乌龟信仰象征意义上的重新建构,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这不仅是古今审美不同,也包含着思想观念差异和演变。
赵 丰
内容摘要:甘肃天祝慕容智墓(公元691年)出土了大量唐式纬锦均属陵阳公样款式,而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7世纪末到8世纪初)出土的唐式纬锦中既有团窠联珠、团窠花卉环的陵阳公样,也有少量属于皇甫新样的花鸟纹样。根据苏颋在开元九年(721年)第一次入蜀后罢织皇甫恂首推新样锦的记载,并结合新出《皇甫恂墓志》,可以初步推定皇甫恂在成都担任益州大都督府司马时(716—717年)时首创并织造新样锦。这与慕容智墓和热水大墓出土织锦的情况刚好吻合,说明了盛唐时期的丝绸设计时尚恰好在这前后发生了重大转折:唐式纬锦从以团窠花卉动物纹为主的陵阳公样,变成以散点排列的写生花鸟为主的皇甫新样。这一趋势对中晚唐的丝绸纹样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
沈睿文
内容摘要:本文将唐朝的伪器制作大体分作三部分。其一,属于工艺技术创新范畴的巧伎。其二,对此前某朝某类器物的有计划仿制,属于国家行为的“器物新样”,同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相契,多由官府所为。其三,属于仿制“新样”,甚或于“新样”又臆加不同时代之元素,则不管成品与“新样”同时期与否,皆可视作赝作,不宜以“样式”的不同型、式视之,多由私人所为。文章重点讨论了唐朝的铜器仿制,甄辨了铜镜制作中的赝作问题,认为在器物研究中宜先辨识是否赝作,方能更为精准地把握、阐释古人的思想脉动。
韩 倩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含蓄典雅的楷模虽出自两宋,引导却在中晚唐。秘色瓷对如玉釉质的追求,为后继的陶瓷树立起最富中国特色的崇高典范,也促使乳浊釉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传播。尽管烹茶、酌酒方式在变化,煎茶和樽酒仍被文人视为风雅的象征,保留在唐以后的生活传统中,指引着对古典文化的持守与传承。
贾 珊
内容摘要:中国历史上,文人身份的不稳定性和危机感,使得文人作为一个群体被紧密地凝聚到一起。文人身份甚至优先于“仕”的身份被强调。然而在园林的领域,文人风格的形成却是艰难的。文人趣味作为一个社会中狭窄群体特有的价值标准,何以产生如此庞大繁杂的审美系统?文人园林,一个独立类别的园林风格又何以漫溯影响皇家造园,又向下浸染商人及市民园林?本文试图从科举产生、举荐求贤以及土地税务等角度,探讨文人园林风格形成的特征和动因。
达吾力江·叶尔哈力克、林梅村
内容摘要:先秦时期欧亚草原的斯基泰部落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皆有交往,西方格里芬(有翼神兽)和人首蛇身像传入中国当与斯基泰人的丝绸之路贸易直接相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伏羲女娲像最早见于战国中晚期楚帛书,人首蛇身像传入中国后,其图像逐渐本土化,历经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不断向西传播,从河西走廊传入吐鲁番盆地乃至犍陀罗地区。另一方面,斯基泰人还将西方格里芬像、古埃及沙拉毗斯伊西斯像传入犍陀罗地区的印度-斯基泰王国和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阗王国。青海都兰吐蕃大墓出土摩睺罗迦像采用于阗王头像,艺术原型当为古埃及沙拉毗斯像,唐代传入青藏高原,并对吐蕃艺术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栏目主持:赵 华
资料提供:展览组委会
2022年11月22日至12月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共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委、黄岩区人民政府、政协黄岩区委员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西行漫画’——革命文艺家、教育家陈叔亮艺术回顾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采取了线上纪念活动和线下展览相结合的方式,开幕式暨座谈会同期在线举办。发言的嘉宾,从不同角度,分别回顾了陈叔亮先生的革命生涯、艺术人生、人文精神与学术风骨,对他所涉及的多个领域的艺术创作实践,做了深度分析和专业评价。
栏目主持:萧 冯
周 志
内容摘要:2022年11月19日下午,由中国装饰杂志社主办的2022年第五届《装饰》学术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主题为“特殊性”,分别邀请了六位专家发言。在最后的交流与讨论环节中,线上的听众们针对本届年会主题与嘉宾的发言,就“特殊性”“坐标系的设定”“传统工艺的设计创新”“设计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等提出了问题,与专家学者们进行了互动研讨。
栏目主持:萧 冯
赵 华、贾 珊、李拓
内容摘要:主动式建筑(Active House)是一种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更是一种设计思维、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源自丹麦的威卢克斯(VELUX)集团是主动式建筑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我刊走访了位于河北廊坊的威卢克斯(中国)总部办公楼,在这座国内第一个按照主动式建筑理念设计建造的项目以及威卢克斯众多主动式空间解决方案中,主动优化、综合平衡代替了一直以来的节能优先策略,它们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通过整体性的系统设计,提升建筑的主动感知和主动调节能力,以使用者的身心健康愉悦为目标,同时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平衡。室内环境及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以及能源、环境、地方性文化、区域性气候特征等的影响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个案点击
栏目主持:贾 珊
《动画电影的色彩语言——〈克劳斯:圣诞节的秘密〉的色彩语言解构》
李 菲《技术理性与性别政治:康奈尔厨房研究》
李 云、王龚达、李 愚《诗意的风景:劳伦斯·哈普林海洋牧场项目中的自然营造策略研究》
李志明、陈 瑛、柴洋波
民俗民艺
栏目主持:赵毅平
李奇菊、王 蔓、邓 云《重现与发展:从祈望幸福的场域看广州珠村乞巧节》
唐涤非、欧阳艺鸣、钱理文
设计实践
栏目主持:田 君
《全效体验式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富春山居数字诗路文化体验馆为例》
高 颖、许晓峰
教学档案
栏目主持:王小茉
《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
尹 虎、刘源源
陈若煊
《从长安到奈良:唐代男子半臂新考》
韩旭辉、乔 洪、吕 轩、唐 琴、胡雅娴
栏目主持:赵 华 周 志
薛 娟、代泽天
华亦雄
林 海、孙超然、王 燕
荣 侠、祝 贺
周 佳、苏 文
董立惠、卫常青《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盟级乡村民宿空间环境设计——以阿尔山西口村民宿改造为例》
毛 贺、付佳旭、高晓茜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作品
《装饰》2022年第11期“案例研究”
《装饰》2022年第10期“设计·玻璃艺术”
《装饰》2022年第9期"设计·智能"《装饰》2022年第8期"设计·安全"
《装饰》2022年第7期“校园设计”
《装饰》2022年第6期“毕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2022年第5期“设计·养老”
《装饰》2022年第4期“乡村建设”《装饰》2022年第3期“社会设计”《装饰》2022年第2期“邮轮设计”
《装饰》2022年第1期“设计·新业态”
《装饰》杂志2021年第1期“设计的理想”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投稿1.5月后可致电(010-62798878)查询初审结果